焦點新聞
林宅血案45年未破 賴總統首度道歉:政府難辭其咎
李正強 / 總統賴清德出席「二二八事件七十八週年中樞紀念儀式」首度代表政府對林宅血案45年未破案,向林家道歉。
他表示,追查歷史的真相並不容易,1980年2月28日發生的林宅血案,至今仍然未破案,但近年來,針對林宅血案公布的調查或研究報告,都無法排除國家涉入此案,也確實有情治機關妨礙偵辦,破壞關鍵證據,林宅血案政府難辭其咎,他已請文化部研議將林宅血案發生地義光教會列為「具有轉型正義意義場所」,予以保存、維護。
總統表示,有主權才有國家;有國家才有民主;有民主人民才能作主;人民作主的國家才能避免國家機器再度傷人。我們也都知道,中國並沒有放棄武力併吞臺灣,臺灣的主權、臺灣的民主、臺灣人民作主,最大的威脅是來自中國大陸。
總統表示,近年來,大陸並未放棄武力併吞臺灣,加強文攻武嚇,利用臺灣民主自由、多元開放的環境,吸引國人,黑道幫派、電視名嘴、政黨,甚至現役退役軍警,進行統戰滲透分化,企圖顛覆臺灣。
根據國安局的報告,去年,因共諜案起訴人數共六十四人,是2021年的四倍。由此可見,臺灣面對如此嚴峻的挑戰。身為總統,他的使命就是團結臺灣,不分族群,不論先來後到,只要認同臺灣,都是這個國家的主人。
他說,「我會團結臺灣,希望大家永遠捍衛國家的主權不變、守護民主自由憲政體制不變、確保人民安居樂業、不容侵略併吞、不容二二八歷史重演的決心不變,我們大家一起努力。」
林宅血案為1980年2月28日發生於臺灣省議會議員、美麗島事件被告林義雄位於臺北市住家的一起震驚國內外的兇殺案件。林義雄六十歲的母親游阿妹及七歲雙胞胎女兒林亮均、林亭均被刺殺身亡,九歲長女林奐均受重傷,此案至今仍未偵破,已成懸案。2025/03/03
退輔會主委嚴德發視察北榮新竹分院 關注偏鄉醫療發展
陳柏勝 / 退輔會主委嚴德發在北榮林永煬副院長及新竹分院陳曾基院長的陪同下,視察了新竹分院的醫療設施,並關心偏鄉醫療服務的發展。嚴主委特別關注新竹分院高壓氧艙的運作情況,並對該院在提升偏鄉醫療品質方面所作的努力表示高度肯定。
北榮新竹分院設有新竹縣市唯一的十二人座多人高壓氧艙設備,能同時為多名病患提供治療。此項設施不僅滿足了當地病患的醫療需求,還有效縮短了偏遠地區居民前往外地就醫的距離,為他們提供了便捷且高效的治療選擇。
復健科主任蕭年晉進一步說明,透過艙內的加壓與純氧供應,能顯著提升患者體內組織及血管的氧氣濃度,促進組織修復及復原。高壓氧治療已廣泛應用於腦缺氧、腦中風、糖尿病肢端潰瘍及老年人腦功能退化等病症。尤其對於長期罹患糖尿病的患者,常因末端神經炎和微血管病變而衍生的傷口及健康問題,透過高壓氧治療在此方面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北榮新竹分院的高壓氧治療團隊由專業醫師及合格的操作技術員組成,確保每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安全性與治療品質。民眾可透過門診流程,經由醫師的專業評估後進行治療,使鄉親能夠便捷地享有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展現了北榮新竹分院對偏鄉健康需求的深切關懷。2025/02/27
圖:北榮新竹分院蕭年晉主任(左1)為退輔會嚴德發主委(右2)、臺北榮總林永煬副院長(右1)介紹高壓氧艙運作。
新北奪創新教學獎冠軍 侯友宜肯定教師培育未來人才
李正強 / 新北市在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舉辦的「113年創新教學獎」評選中大放異彩,五所學校囊括團體組金質獎及多項個人組殊榮,於市政會議公開獻獎,侯友宜市長感謝獲獎教師透過創新教學,激發學生思辨力與實作能力,展現卓越創新能量,培育具備跨域整合與社會關懷的未來人才。
新北市獲獎學校包括板橋高中、南山高中、三重商工、林口高中及丹鳳高中,在課程設計上不僅強調學科知識,更融入數位科技、問題導向學習(PBL)、社會實踐與永續發展,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學習,為未來挑戰做好準備。
本屆團體賽最高榮譽金質獎由板橋高中奪得,以創新課程主題「一趟『跨』『共』『創』的學習旅程—議題探索:文創商品行銷」,透過GRASPS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深入剖析環境惡化與消費文化的關聯。學生不僅學習市場行銷,更運用倡議行動,讓消費者重新思考購物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展現學習與社會參與的結合。
南山高中洪郁菁教師以「『媒』開眼笑、知足常『樂』-共度危機、創造轉機的多媒體音樂創新之旅」榮獲個人普高組銀質獎。她顛覆傳統音樂教學,透過手機、平板等數位工具,讓學生不受時間與器材限制,自由創作音樂。同時結合遠距學習,讓跨校合作成為可能,打開學生學習的無限可能。
三重商工溫琇荏教師則以「走訪新北古剎解說員大挑戰!」榮獲個人技高組銅質獎,課程結合雙語導覽與文化推廣,讓學生親自探訪歷史古剎,並製作英語導覽影片、雙語旅遊手冊與網站,推廣台灣宗教與地方文化,將古剎的歷史脈絡與地方飲食文化結合,讓世界看見台灣的風土民情。
林口高中楊可倫教師與丹鳳高中蔡宗憲教師雙雙榮獲普高個人組優選,以創新方式引領學生走入時空探索,翻轉歷史課程。楊可倫老師的「Game On:用遊戲設計開啟人與時空對話的歷史課」,採用黑客松(Hackathon)形式,讓學生藉由遊戲設計,從不同歷史視角重新詮釋歷史事件,不僅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更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114年度創新教學獎評選即日起開放報名(活動網址:https://excellent.k12ea.gov.tw/nss/p/index)。新北教育將持續推動教育創新,深化地方特色課程,讓更多孩子擁有跨域思維與行動力,培養學生培養迎戰未來的關鍵能力。2025/02/27
圖:五所學校囊括團體組金質獎及多項個人組殊榮,於市政會議公開獻獎,侯友宜市長感謝獲獎教師透過創新教學,激發學生思辨力與實作能力,展現卓。
行政院︰第二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 開啟數位人權新篇章
陳柏勝 / 鑒於我國在人工智慧等數位科技研發及應用之關鍵地位,以及在民主、法治及人權之卓著發展,「2025年第十三屆全球數位人權大會(RightsCon)」首次在東亞辦理,選擇臺灣作為第一個舉行國,邀集世界商界領袖、政府代表、技術專家及科技人權等領域的專家或實務工作者等人來臺。
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藉由此數位人權國際交流之年度盛會,與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籌備處、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合作辦理「臺灣第二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數位人權議題國際諮詢座談會」,討論「如何透過國家人權行動計畫強化數位人權保障」及「個人資料保護專業人才之培訓」兩大議題,希望瞭解其他國家推動數位人權之策略或具體作法,同時借鏡國外個人資料保護專業人才培訓經驗,作為我國擬定第二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及個資人才培訓之參考。
為利本次座談會從國際規範及數位人權保障實務等不同觀點進行意見交流,行政院也特別邀請四位國際專家來臺,包括來自美國的前聯合國意見與言論自由特別報告員大衛˙凱伊(David Kaye)、斯里蘭卡Heritage Partners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賈揚塔˙費南多(Jayantha Fernando)、澳大利亞隱私保護委員卡莉˙凱德(Carly Kind)以及日本隱私倡議機構Privacy by Design Lab 創辦人栗原宏平(Kohei Kurihara)。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出席致詞表示,此次全球數位人權大會首次在東亞地區舉行,且在臺灣辦理實體會議,是對我國在數位民主與人權發展成果的最大肯定。林明昕政委表示,臺灣政府自2022年提出首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NAP)以來,積極推動數位人權的保障與發展,鑒於數位科技對社會與國家的深遠影響,政府特別將「數位人權議題」列為重要項目,從完善隱私保護、防制數位科技引發的各種歧視、遏阻網路性別暴力、提升媒體素養、消弭數位落差等多方面,提出具體行動方案,設定明確目標與時程。
林明昕政委進一步指出,隨著首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的推動,臺灣在數位人權領域已取得重要進展。然而,數位發展同時也引發了隱私、資訊安全、言論自由等一系列人權挑戰,對女性、LGBTQIA 、身心障礙者、兒童、原住民族等處境不利群體造成不成比例的危害,甚至破壞民主國家的根基。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在促進科技創新的同時,保障基本人權,是各國都必須共同面對、重要而且急迫的課題。
本次座談會討論「如何透過國家人權行動計畫強化數位人權保障」及「個人資料保護專業人才之培訓」兩項議題。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表示,政府將著手研擬第二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期望藉由本次國際諮詢座談會,廣泛徵詢各國專家與人權工作者的寶貴意見與經驗,作為未來政策制定的參考。
與會的國際專家首先肯定臺灣透過制定國家人權行動計畫保障數位人權的作法及成果,對於擬訂中的第二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專家也提醒,數位發展下之隱私、資訊安全、言論自由、資訊近用及其他人權議題及保障作法,彼此間密切連結,但也可能呈現緊張、衝突的關係,執行上必須要重視公私部門等多元利害關係人之參與,以及公開透明之政策決定與立法程序,透過多元專業人才培訓、社會溝通及意識提升、意見交流及與國際上產官學與非政府組織等合作等方式,釐清數位科技應用對政府運作、處境不利群體、不同世代、專業領域及產業等各種群體可能造成的問題、可以採取的因應策略或禁止之作法,透過各方利害關係人之對話,形塑支持隱私及相關人權保障的共識與社會文化,作為推展各項工作的堅實基礎。
國際專家也建議臺灣政府在數位人權及個資保護議題的推動上,應在法規中定義明確的構成要件、具體可行之作法、申訴及救濟程序等,以利於各種數位科技的設計階段融入隱私保護及人權保障之觀點,法規的內容不僅應符合相關國際人權規範及指引,並應能通過合法性、必要性及比例原則之檢驗,採取最小侵害手段,以平衡兼顧數位發展及人權保障之需求。
討論過程中,國際專家也就各國政府的數位治理法制與實務經驗、臉部辨識與位置追蹤等技術之應用及限制、因應假訊息時如何兼顧言論自由保障等議題分享其經驗及看法。2025/02/25
急診塞爆 衛福部︰病床可調度、健保調整給付
李正強 / 全台醫院急診室壅塞情形嚴峻,台灣急診醫學會日前警示,若問題持續,將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衛福部針對急診壅塞問題,訂定3大短期策略、2大中長期改善方向,舒緩急診壅塞。
衛福部表示,近日醫院壅塞造成醫護人員工作負荷過重,衛福部已於2月8日、 2月13 日及2月24日召開 3場會議,並積極制定短期三大強化因應策略,及中長程二大改革方向。三大短期因應策略為:一、醫學中心強化院內病床調度,二、加強區域醫院聯防機制,三、強化民眾分級就醫資訊。兩大改革方向為強化護理人力整備及鼓勵醫院投入急重症,研議健保調整給付。
衛福部指出,針對中長期人力問題,自113年3月1日起公告實施醫院三班護病比制度,依行政院核定護理人力12項策略計畫獎勵醫院增聘護理人力減輕負擔。醫院三班護病比近3個月執行現況:醫學中心整體達標37%~59%、區域醫院整體達標37%~49%、地區醫院約85%~94%,其中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未能達標的主因是夜班標準未達。114年已編列公務預算約66.85億元,持續醫院護理人力留任。
衛福部今年新增與地方衛生局同步建立各縣市醫院護理人力異動與病床調整自主通報,以協力醫院做必要應變。另為增加病床調度機制,自2月13日至3月15日,健保署提供特殊病床彈性調整為一般病床之給付,以增加病床調度機制;為鼓勵醫院投入急重症,研議健保調整給付。
衛福部再次呼籲,為減緩急診壅塞,落實分級醫療制度,請民眾如有任何健康問題,能優先尋求社區診所處置,以爭取治療時效。2025/02/25
圖︰衛福部長邱泰源。
多哥籍「宏泰」貨輪疑似拖斷臺澎第三海纜 海巡署押返安平港深入偵辦
王筱憶 / 海巡署接獲中華電信報案,指稱臺澎第三海纜於將軍漁港西北方6浬處發生斷裂,已啟用備援不影響通訊,請本署協助查處。海巡署於2月25日0230時即超前部署調派10079艇在現場海域監控多哥籍「宏泰」貨輪,發現該輪下錨滯留時,立即實施廣播驅離,並全程監控;接獲中華電信通報後,並以現行犯攔停「宏」輪,因舷差過大且海象不佳無法登檢,再加派旗津艦、PP-10059艇趕往增援,將「宏」輪押返台南安平港,全案依國安層級處理原則,報請台南地檢署指揮偵辦中。
海巡署表示,「宏」輪於2月22日1910時至2月25日3時於將軍漁港西北方6浬(臺澎第三海纜線北方0.5浬)滯留,海巡署全程監控,並通報安平港信號台廣播「宏」輪7次,惟均無回應。台南海巡隊10079艇於0230時抵達將軍漁港西北方6浬,發現「宏」輪下錨滯留,即實施廣播驅離,0308時「宏」輪開始往西北方航離,0324時海巡署接獲中華電信初判疑似外力破壞時,立即通報10079艇攔查「宏」船,船舷外觀為「宏泰168」,經以無線電與「宏」輪通聯時獲復,該輪為「宏泰168」 ,惟AIS顯示為「宏泰58」,將於進港後併案查證,經協調航港局提供船席後,於1215時成功將「宏」輪押返安平港。
海巡署強調,本次海底電纜斷纜原因,是否屬人為故意破壞,或是單純意外造成,尚待進一步調查釐清;涉嫌的多哥籍「宏泰」貨輪,經查為中資背景的權宜輪,船上8名船員均為中國籍人士,不排除為中國灰色地帶侵擾行動,海巡署將配合檢方偵辦調查,全力釐清事實真相。2025/02/25
圖:「宏泰」貨輪進港海巡署登檢
地震重建:楠西國中獲教育部專案補助 行政院政委視察關心
陳柏勝 / 5嘉義縣大埔地震,造成台南楠西國中校舍嚴重受損,結構技師鑑定後安全性不足,需拆除重建,初估經費逾2.3億元,行政院政務委員陳金德勘災時,宣布教育部將先專案補助該校重建規劃經費600萬元,加速推動,強調未來工程費用會全力協助。
陳金德表示,地震發生後,卓院長第一時間指示各部會迅速啟動應變機制,全力支援地方政府救災與重建,為確保後續復建工作順利推動,日前召開跨部會會議,商討救災、復建與補助計畫,要求各部會積極提供協助。對於楠西國中校舍拆除重建所需經費,將專案方式處理,目前教育部已先行補助該校600餘萬元辦理規劃設計,後續將依規劃結果持續提供協助。
此外,經濟部將補助楠西市場的拆除與中繼市場興建,並表示水電費減免措施將比照0403地震,從今年1月到6月辦理減免措施。農業損失部分,農業部已公布補助範圍與標準,地方政府正積極協助農民申請中。
葉澤山副市長對中央及各界的迅速行動與關心表達感謝。他強調,市府將妥善運用補助款,以最高效率推動重建作業,儘速讓楠西國中學子回到安全、現代化的校園,繼續安心學習。同時,他也向所有關心學校的貴賓致上誠摯謝意,強調這份支持讓地方更有力量面對災後復原的各項挑戰。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震災後,楠西國中校舍經專業評估確認已無法提供安全學習空間,全校師生目前暫時遷至鄰近的楠西國小,確保學習不中斷。未來2.3億重建工程將以耐震與永續發展為核心,致力打造更安全、現代化的校園環境。教育局將嚴格監督工程進度與品質,確保重建作業符合最高安全標準。2025/02/24
圖:政務委員陳金德勘查楠西國中,了解災損情形,強調全力協助重建。
行政院通過民法夫妻5年內分居3年可離婚 再婚不能拿贍養費
林憲偉 / 行政院在20日通過「民法親屬編」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暨「民法親屬編施行法」第7條之1修正草案,該草案放寬裁判離婚的要件,包含夫妻5年內累計分居期間達3年,雙方均可向法院提離婚之訴,以及再婚後不得請求前次婚姻贍養費,修法可溯及既往。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本次修法是為因應112年憲判字第4號判決意旨,修正贍養費相關規定,確保離婚後弱勢一方的權益,同時維護未成年子女的最佳利益,也促進包含離婚在內的婚姻自主。本案送請立法院審議後,請法務部積極與立法院朝野黨團溝通協調,儘速完成修法程序。
上述兩案修正要點如下:
(一)有關「民法親屬編」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部分:
1、配合贍養費規定之增修,修正結婚無效及結婚經撤銷之準用條文。(修正條文第999條之1)
2、為強化夫妻財產揭露義務,以落實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明定夫妻之一方向他方請求剩餘財產分配時,得請求他方提出財產清冊及相關文件。(修正條文第1022條)
3、裁判離婚部分:有關裁判離婚原因之規定,衡量國人情感及實務上經驗,保留現行第1052條第1項有責主義之部分規定,刪除近年來離婚訴訟實務上已少有適用之要件,並就不完備之處予以修正,俾臻明確;另參酌外國立法例之破綻主義精神,酌予放寬現行同條第2項規定裁判離婚之要件。(修正條文第1052條)
4、贍養費請求權部分:
(1)修正贍養費請求權成立之要件及增訂贍養義務人之扶養能力為減輕或免除給付義務之事由。(修正條文第1057條)
(2)增訂贍養費請求權之行使方式及贍養費給付程度之權衡依據及審酌事項。(修正條文第1057條之1)
(3)增訂給付贍養費對於贍養義務人顯失公平等事由為減輕或免除給付義務之事由。(修正條文第1057條之2)
(4)增訂贍養費請求權及未到期之定期金給付,因贍養權利人之再婚或死亡而消滅。(修正條文第1057條之3)
(5)增訂贍養費請求權之時效。(修正條文第1057條之4)
(6)增訂夫妻雙方離婚,非因生活陷於困難、就業能力減損或就業機會減少而自行約定贍養費者,不適用前五條規定。(修正條文第1057條之5)
(二)有關「民法親屬編施行法」第7條之1修正草案部分:配合民法親屬編第1052條關於裁判離婚原因之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