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
象徵反霸凌的關鍵時刻 期待台灣落實正義 太極門1219事件不義遺址具警世意義
劉大川 / 象徵反霸凌的關鍵時刻,國際專家深入研究國家濫用司法與稅法迫害人權的議題。今年12月19日,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與平反1219行動聯盟於台北、苗栗與高雄三地舉辦紀念音樂會。當天美國、英國、義大利、波蘭、比利時等五國、七位專家學者透過影片發表評論。榮獲大英帝國勳章、英國科學院院士的倫敦政經學院社會學榮譽教授Eileen Barker,OBE,FBA呼籲台灣政府平反太極門案,「不僅是太極門最終勝利的日子,也是正義的日子,更是台灣做出正確選擇的日子。」
當天在汐止瑞士山莊現場,超過兩百位專家學者、人權鬥士、太極門弟子代表在不義遺址獻上紅玫瑰,並將心願寫在黃絲帶,傳遞希望與新生。音樂會上播放《被耽擱的夢想》紀錄影片,回顧太極門師徒追求正義的艱辛與瑞士山莊今昔,不少人頻頻拭淚。
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會長Rene Wadlow指出:「縱觀歷史,政府通常是透過刑事指控和稅制的手段侵犯人權。太極門案件就是一個特別令人震驚的例子。」談到2010年透過聯合國1503程序,向人權理事會提交太極門案件,提出這個新型態的侵犯人權手段。
義大利宗教社會學家暨CESNUR創辦人Massimo Introvigne強調:「太極門案為國際法所規定的轉型正義原則提供了更多見證,如果過去的不公正得不到糾正,那麼現在就不會有正義。」
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致詞:「太極門案件道出斑斑血淚的人權受迫真相,但太極門師徒卻仍矢志不渝走訪全球弘揚愛與和平。因此,國際專家學者,近年來積極奔走國際,為捍衛太極門師徒人權在全球發出正義之聲。」期望這片土地能夠見證更多的善念與正能量,成為推動落實轉型正義的重要基地。
太極門案創下許多紀錄:行政救濟贏了18次、10次提交到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全世界都在看台灣如何保障人權。2007年最高法院判決確定太極門無罪、無稅、無違反稅捐稽徵法,國稅局卻未依判決撤銷全部的違法稅單,甚至聯手行政執行署違法拍賣太極門位於苗栗山區道場預定地、收歸國有。凸顯行政權霸凌五院,更嚴重踐踏人權。
瑞士山莊論壇聚集國內刑法、稅法、人權及媒體界二十多位貴賓,包括臺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理事長陳志龍教授、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理事長曾建元教授、前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庭長陳志祥、前最高行政法院法官林文舟、法稅改革聯盟發起人陳逸南、白色恐怖政治受害者陳欽生等。
陳志龍教授指出,1219太極門案件是一個國家霸凌事件。霸凌者用「無中生有」來欺負人。太極門案是一個試煉石,試驗台灣有沒有人權?他強調:平反是為了台灣的人權,為了台灣的反霸凌。
曾建元教授表示,太極門事件是國家對人民的集體霸凌,類似於過去的白色恐怖。呼籲官員和公民為正義和人權努力,避免人民陷入無盡的苦難。
前法官林文舟表示,刑法跟稅務是政府加諸人民兩大痛苦,台灣的執法和司法系統往往站在統治者的立場,忽視人民權益,導致稅災和冤獄案件層出不窮。呼籲進行良心改革和公民運動,改善媒體環境和政府制度,真正實現民主和人權保障。
太極門1219事件不義遺址包括汐止瑞士山莊、高雄瀨南街道館以及2020年遭到強行收歸國有的苗栗修行道場預定地,皆是後威權時代國家暴力對人權迫害的指標與警世,成為各國人權專家參訪的地點。《寒冬》雜誌作者Daniela Bovolenta研究「太極門的非暴力抗爭」,指出「太極門弟子因其非暴力以及和平與愛的訊息而受到全世界的敬仰。」她強調:「作為人權的友人,今天我們都是太極門弟子。」
反霸凌期待台灣落實正義 太極門1219事件不義遺址具警世意義
象徵反霸凌的關鍵時刻,國際專家深入研究國家濫用司法與稅法迫害人權的議題。今年12月19日,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與平反1219行動聯盟於台北、苗栗與高雄三地舉辦紀念音樂會。當天美國、英國、義大利、波蘭、比利時等五國、七位專家學者透過影片發表評論。榮獲大英帝國勳章、英國科學院院士的倫敦政經學院社會學榮譽教授Eileen Barker,OBE,FBA呼籲台灣政府平反太極門案,「不僅是太極門最終勝利的日子,也是正義的日子,更是台灣做出正確選擇的日子。」
當天在汐止瑞士山莊現場,超過兩百位專家學者、人權鬥士、太極門弟子代表在不義遺址獻上紅玫瑰,並將心願寫在黃絲帶,傳遞希望與新生。音樂會上播放《被耽擱的夢想》紀錄影片,回顧太極門師徒追求正義的艱辛與瑞士山莊今昔,不少人頻頻拭淚。
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會長Rene Wadlow指出:「縱觀歷史,政府通常是透過刑事指控和稅制的手段侵犯人權。太極門案件就是一個特別令人震驚的例子。」談到2010年透過聯合國1503程序,向人權理事會提交太極門案件,提出這個新型態的侵犯人權手段。
義大利宗教社會學家暨CESNUR創辦人Massimo Introvigne強調:「太極門案為國際法所規定的轉型正義原則提供了更多見證,如果過去的不公正得不到糾正,那麼現在就不會有正義。」
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致詞:「太極門案件道出斑斑血淚的人權受迫真相,但太極門師徒卻仍矢志不渝走訪全球弘揚愛與和平。因此,國際專家學者,近年來積極奔走國際,為捍衛太極門師徒人權在全球發出正義之聲。」期望這片土地能夠見證更多的善念與正能量,成為推動落實轉型正義的重要基地。
太極門案創下許多紀錄:行政救濟贏了18次、10次提交到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全世界都在看台灣如何保障人權。2007年最高法院判決確定太極門無罪、無稅、無違反稅捐稽徵法,國稅局卻未依判決撤銷全部的違法稅單,甚至聯手行政執行署違法拍賣太極門位於苗栗山區道場預定地、收歸國有。凸顯行政權霸凌五院,更嚴重踐踏人權。
瑞士山莊論壇聚集國內刑法、稅法、人權及媒體界二十多位貴賓,包括臺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理事長陳志龍教授、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理事長曾建元教授、前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庭長陳志祥、前最高行政法院法官林文舟、法稅改革聯盟發起人陳逸南、白色恐怖政治受害者陳欽生等。
陳志龍教授指出,1219太極門案件是一個國家霸凌事件。霸凌者用「無中生有」來欺負人。太極門案是一個試煉石,試驗台灣有沒有人權?他強調:平反是為了台灣的人權,為了台灣的反霸凌。
曾建元教授表示,太極門事件是國家對人民的集體霸凌,類似於過去的白色恐怖。呼籲官員和公民為正義和人權努力,避免人民陷入無盡的苦難。
前法官林文舟表示,刑法跟稅務是政府加諸人民兩大痛苦,台灣的執法和司法系統往往站在統治者的立場,忽視人民權益,導致稅災和冤獄案件層出不窮。呼籲進行良心改革和公民運動,改善媒體環境和政府制度,真正實現民主和人權保障。
太極門1219事件不義遺址包括汐止瑞士山莊、高雄瀨南街道館以及2020年遭到強行收歸國有的苗栗修行道場預定地,皆是後威權時代國家暴力對人權迫害的指標與警世,成為各國人權專家參訪的地點。《寒冬》雜誌作者Daniela Bovolenta研究「太極門的非暴力抗爭」,指出「太極門弟子因其非暴力以及和平與愛的訊息而受到全世界的敬仰。」她強調:「作為人權的友人,今天我們都是太極門弟子。」2024/12/20
圖1:太極門在汐止瑞士山莊舉辦音樂會,期望彰顯正義、護衛人權,讓台灣充滿正能量。
圖2:太極門在汐止瑞士山莊舉辦音樂會,期望彰顯正義、護衛人權,讓台灣充滿正能量。
圖3:國內、外專家學者與談,還原太極門事件真相,呼籲政府落實轉型正義。
圖4:太極門1219事件不義遺址成為各國人權專家考察的重要地點。
聯合國人權日論壇 民團籲落實兩公約、平反太極門案
劉大川 / 2024年第74屆聯合國人權日,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臺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等近30個國內外民間團體當天在台大應力館,以「兩公約在臺灣落實情形之檢討-以太極門案件為例」為題合辦論壇,藉由延宕超過28年、已十度被提交到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太極門人權迫害案件,提出如何落實兩公約的精神之建言,避免制度性侵害。
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主席René Wadlow致詞時從台灣的民主進程來談,指出從戒嚴到解嚴,台灣的民主進程是集體努力的結果,重要的是必須銘記,在1996年適逢台灣第一次民選總統,政府卻在選後進行宗教掃黑、政治整肅,無端遭受波及的太極門1219事件,歷經了28年卻仍未能平反,使得今天的人權標準依然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他提醒,追求人權是持續的進程,而不是短期目標,轉型正義、還原真相沒有期限,人權才能實踐,尤其是太極門1219事件的平反,更需要撥亂反正。
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致詞指出,人權不是少數特定地區的課題,而是每個國家、每個群體所共同面臨的議題。只有人人以良心為基石,以願力為力量,以願行為承諾,才能跨越分歧並確保人類的安全與永續生存。他呼籲:「讓我們在這個聯合國『人權日』共同立下承諾:喚醒良心,以願行推動人權與和平。願我們所有人無論身處何地,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困難,都能以人道的精神對待他人。願我們的行動,成為全球和平的堅實基礎,為世界帶來真正的改變。」
東吳大學法學院暨法律系專任教授葛克昌表示,太極門案應該好好解決,而檢討兩公約在台灣的落實指標,就是太極門案能否徹底平反,能否汲取教訓。談到協力義務,他指出依納保法第11條第2項規定,稽徵機關職責要負舉證責任,人民不盡協力義務。
近期在台灣,反霸凌的議題引起了廣泛關注。臺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理事長陳志龍強調,太極門案是政治霸凌,而非法律或稅務問題,需要檢討問題根源,並解決國家霸凌的機制。國家霸凌無所不在,需推動反霸凌行動。他並強調人權化,教育系統需改革,避免官權教育。德國等國家強調人權,反對霸凌,台灣需學習。
人權工作者同時也是白色恐怖受害者陳欽生訴說自己在白色恐怖時期遭受的非人道待遇,強調這段歷史不應被遺忘,他致力把這些記憶、把過去所被迫害的痛苦與悲慘的遭遇,以及當年政府為了鞏固其政權而利用國家機器,採用極為恐怖、違背人性的手段告訴年輕學子,呼籲大家重視人權,避免歷史重演。
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兼任副教授曾建元提到台灣內外部的人權危機並指出,台灣有國家人權委員會,但看不出來在這些人權案件中有什麼作用,事實上應好好運用國家資源,從事人權外交,讓台灣人成為真正合格、適格的地球公民,要積極對世界人權做出貢獻。
前新北市記帳士公會理事長暨信杰記帳士地政士聯合事務所負責人蔡維杰談到,政府常說台灣人權在國際上名列前茅,但從近期勞動部職場霸凌來看,經過一個月左右,還調查不出來,還說立意良善,稅務機關也有違反人權的霸凌。再看太極門假案已進入第29年,師徒沒有因冤案而怨憤政府,反而只希望促進台灣的法稅環境更好,他相信有良心的政府定能平反此案。2024/12/13
圖1:專家學者,督促政府將保障人權化為實際的良心執政行動。
圖2:聯合國人權日民團舉辦「兩公約在臺灣落實情形之檢討-以太極門案件為例」論壇。
圖3:青年世代紛紛站出來,訴求「反暴力、要人權」,全民覺醒拒絕政府霸凌。
圖4:民團呼籲落實人權反法稅霸凌
現身反詐騙活動 陳樹菊: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陳文玲 / 臺東縣政府為強化全民防詐意識,於28日由副縣長王志輝率同警察局長梁東山主持打詐儀錶板記者會,並由二位副局長、主任秘書、督察長、四位分局長、刑警大隊長及公關科長等共同宣誓打詐決心,會中不僅向民眾報告詐欺現況及數據,也邀請慈善家陳樹菊女士及被害人親屬前來和大家分享實際遇上詐騙的經驗,了解詐騙集團行騙的手法及話術。
副縣長王志輝表示,近期詐欺手法層出不窮,且隨著科技不斷更新,識詐能力較佳的青壯年受騙案例也越來越多;尤其詐騙集團最常使用網路接觸被害者,因此在網路上看到任何訊息都必須提高警覺。另外內政部警政署為讓民眾瞭解全國詐欺現況,於9月1日推出「打詐儀錶板」,並每日公布全國詐欺數據及實際案例故事等,民眾可以至警政署165反詐騙官網查看,即時了解政府打詐成效。
王志輝也特別代表縣長感謝陳樹菊女士和被害人親屬到場,願意站出來以自身的影響力及實際案例來協助反詐騙宣導,縣府將持續要求各局處透過實體及網路等管道,加強識詐宣導力道;同時呼籲縣民,遇有疑似詐騙案件,應立即撥打「165」防詐騙諮詢專線、「110」或至派出所尋求警方協助,以保護自身財產安全。
接著由警察局梁東山局長報告臺東縣詐欺現況,自1至10月份全縣詐騙案件共發生524件,財損金額新臺幣1億2,300萬餘元,其中詐騙手法以「假投資」182件最高,占整體34.73%;財損方面亦以「假投資」金額1億零92萬元最高,占總財損81.87%,另統計數據顯示臺東縣受理數和財損數皆是全島19縣市中最低。
另外梁局長也向大家分享「打詐儀錶板」數據,全國於11月26日當天詐欺發生628件,共損失4億4,678萬餘元,其中也是「假投資」手法為最大宗;而臺東縣當日詐騙發生7件,損失257萬餘元,相關數據皆低於其他縣市,警方將會持續加強打擊詐欺及識詐宣導工作。
隨後由陳樹菊分享親身經歷,她提到過去在市場擺攤時曾遇上有詐騙集團欲騙取金融帳戶,有一男子特意在其攤位旁設攤,每日皆會寒暄,直到有一日該男子稱其帳戶有問題無法繳交市場攤位費,請她協助開設銀行帳戶,她拿著證件及印章前往銀行,幸好開戶前特別詢問在場警察,才知道原來遇上詐騙。
陳樹菊也提醒各位,事前查證非常重要,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若遇上覺得奇怪的事情一定要先詢問縣府或警方,守護大家的辛苦錢。2024/11/29
慈濟基金會頒發新芽獎學金 關懷教育與協助弱勢學童
張碧青 / 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於慈濟苗栗聯絡處大愛樓舉辦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縣長鍾東錦與苗栗市長秘書邱威鳴及縣內國高中、國小校長等共同出席典禮,為得獎同學加油打氣。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指出,慈濟新芽獎學金於96年設置,迄今已邁入第18年,取名「新芽」,意即「新生之芽」,芽裡藏著一份相信、一份希望。我們相信雖然種子落地無法選擇生長之處,但在慈濟人用心澆灌下,所有身處困境的學子都能如「新生之芽」,以樂觀勇敢的心、積極正向的態度,面對人生挑戰,向陽而生、充滿希望,長為茁壯大樹,綠葉成蔭,成就自己,也造福人間。
縣長鍾東錦表示,特別感謝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對本縣弱勢學童的關懷,每年都會頒發「新芽獎學金」,扶助弱勢家庭的孩子就學順利。自96年迄今已邁入第18年了,今年本縣共計234位學子(國小75位、國中37位、高中54位、大專68位)獲得這項獎學金,共計165萬8,000元整。感謝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發揮大愛精神,關懷教育與協助弱勢學童,希望透過此獎學金,鼓舞這群在逆境中的學子們,能用心向學、積極學習、提升自信心,將來完成重要的人生目標。
慈濟新芽獎學金以愛為出發點,以品德為優先,不以學習成績為唯一的考量,因此設立孝悌獎、全勤獎、學習領域獎、進步獎及特殊表現獎五個獎項,慈濟認為「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現在所處的位置,而是要去的方向」,未來,我們想要成為甚麼樣的人、圓滿甚麼樣的夢想,都必須靠著我們現在的努力,一步一步穩定踏實才能完成。也許,我們現在所處位置不是順境,所走的路崎嶇難行,充滿考驗,但相信只要有堅定的心,有足夠愛相伴,我們就會在逆境中找到方向,昂首前行。
鍾縣長強調,他相信人性本善,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養成閱讀和運動的好習慣並持之以恆,總有一天一定會發光發熱;新芽獎學金是為了鼓勵弱勢家庭的在學子女,讓這些孩子能夠像初生的新芽一樣,以後成為茁壯大樹,迎向美好的未來;將來就算身在困苦的環境中,也能激勵他們正向、樂觀的生活態度,發揮自己的專長,長大後回饋社會鄰里。希望這樣的大愛善舉能夠拋磚引玉,喚起更多人響應,讓更多善心人士加入,共同關懷清寒學生,將愛心散布到社會各個角落,充滿愛的溫暖。
鍾縣長希望藉由新芽獎學金和頒獎典禮的鼓勵,建立他們的自信及成就感,進而提升學習動機,同時也增進家長對子女教育的重視。行善佈施不分你我,懂得付出關懷讓生命更有意義。這次的善舉喚起社會大眾對弱勢學生的關注,相信慈濟的這份愛將透過孩子的成長,再次傳遞永續循環。2024/10/28
圖: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26日於慈濟苗栗聯絡處大愛樓舉辦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縣長鍾東錦頒發「新芽獎學金」。
做工行善團修繕志工兵分兩路 為弱勢勞工打造新居
黃聖智 / 台南市政府勞工局「做工行善團」修繕志工,兵分兩路前往六甲區、柳營區為勞工弱勢家庭進行房屋修繕服務,大台南總工會溫馨相挺,到案場關懷,送飲品、點心,或提供午餐慰勞辛苦志工,勞工局長王鑫基希望藉由拋磚引玉,號召更多資源投入公益,共同打造溫暖城市。
居住於六甲區陳姓兩兄弟,案弟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與兄長同住,兩位皆因身體狀況因素無法工作,僅靠身心障礙補助金生活。居住的屋齡約80年老舊房子,屋頂漏水、地基不穩,恐影響居住安全,但因家境困苦導致無力修護房子。勞工局做工行善團各大工會志工日前己進行修繕,由泥水工會進行地坪混凝土及黏貼磁磚施工,後續將還有鋁製、木工等修繕志工接力施工。由於六甲區案家地處偏遠,台南市餐飲業產業工會為志工們備餐,讓志工們吃飽飽,修繕有體力。
居住柳營區71歲的獨居劉姓屋主,因為早年離婚,沒有子女,生活費用為每月8千多元的中低收津貼,目前居住的房屋因為房屋老舊,屋頂及牆壁傾斜,屋主無力負擔修繕費用,經由修繕團隊的協助下,由電子機械加工工會志工進行屋頂鐵厝、牆壁鋼板施工。陸續還會有電氣工會志工進行電線配置、燈具更換及木工工會志工進行天花板輕鋼架施工、油漆工會進行隔間防水及粉刷等,透過志工伙伴們的齊心協力。
王鑫基局長表示,修繕志工總犧牲自身的休息時間,為弱勢家庭打造舒適的居住環境,每個案場更經常可見家庭志工、夫妻檔、父子檔的辛苦付出。勞工局為職災、弱勢勞工修繕房屋,不僅是全國首創的善舉,更希望藉由拋磚引玉,號召更多資源投入公益,透過民間與政府共同合作的力量,幫助更多弱勢勞工,他感謝志工們用專業來守護台南這個有情有疼心的城市。2024/10/28
圖:台南市「做工行善團」修繕志工犧牲休息時間,無怨無悔的弱勢家庭打造舒適居家環境。
東方淨苑募百萬助凱米受災戶重建家園 許淑華感謝善舉
黃聖智 / 南投縣長許淑華會同國姓鄉長邱美玲前往國姓鄉東方淨苑出席「傳愛長者敬老暨供僧活動」,與東方淨苑住持體証法師一同發送重陽禮金予與會長者們,祝福長者重陽節快樂;會中,體証法師與南投佛教會響應許縣長號召,分別捐贈70萬元及30萬元共100萬元,幫助因凱米颱風受災戶吳建中拆除危屋,重建生活,由吳先生親自接受,許縣長對此表達感謝,也期盼藉此拋磚引玉,喚起社會各界響應,發揮愛心,一起幫助吳先生順利度過難關。
許縣長說,吳建中為退休教師,退休後舉家移居國姓鄉竹坑巷,傾畢生積蓄及貸款蓋農舍養老,無奈因凱米颱風造成竹坑巷14鄰一帶嚴重走山,聯外道路路基多處塌陷,落差最大的地方,甚至超過3、4公尺,吳先生宅也因嚴重走山,導致地基陷落、房屋嚴重傾斜成為危屋,需儘速拆除,避免建物滑下山坡,造成更嚴重的二次災害;經縣府請專業技師評估,拆除費用初估約需500萬元,金額龐大,經協助向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等中央單位爭取經費補助,並積極媒合社會資源及宮廟等社福資源予以協助,幫助吳先生順利度過難關,因該災損案未能獲得中央補助,因此只能仰賴社會資源協助,體証法師聞訊後爽快應允捐款協助,並聯繫南投縣佛教會共襄盛舉,順利籌得百萬元善款幫助吳先生,用心令人感佩。未來也會持續透過不同管道爭取媒合民間社會資源予以協助。
體証法師表示,琉璃山東方淨苑除戮力弘揚佛法外,對於教育、文化及社會福利等公益慈善事業也相當積極,每年都會集各界力量及法會節餘用於公益慈善領域,關懷長者、弱勢家庭、急難救助及兒少關懷等,讓善的循環生生不息;此次響應許縣長號召特結合琉璃山及南投佛教會之力,籌得100萬元幫助吳先生,助其早日度過難關。2024/10/14
圖:國姓鄉東方淨苑「傳愛長者敬老暨供僧活動」,體証法師(右4)與南投佛教會響應號召,縣長許淑華對此表達感謝。
尚余慈善事業基金會頒獎助學金 114名學生受惠
謝惠貞 / 財團法人尚余慈善事業基金會舉辦113年度獎助學金頒獎典禮,今年共有114名學生獲得獎學金,總計發放金額達100萬4千元,副市長葉澤山特到場為獲獎學生加油打氣,期望學子們心懷感恩,將來回饋社會,實現善的循環。
尚余慈善事業基金會創立於96年,一直秉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除提供獎助學金給弱勢學生外,基金會並個別認養台南市家庭扶助中心兒童,依各學校師長之舉薦,針對家境清寒之優秀學生給予安親費或助學金輔助,以支持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葉澤山表示,感謝尚余基金會多年的付出,將愛心化作實際行動,獎學金頒發活動自98年開始至今年受惠學生已逾2300人,發放金額已逾1鎮,400萬元,幫助無數學子朝著夢想邁進。此外,基金會還定期舉辦白米及物資發放活動,關懷社會公益不落人後的精神,身體力行援助多元弱勢以發揮企業社會責任,期盼這份集結社會大眾力量的温暖能繼續守護臺南學子的未來。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社會的關懷是學子成長的無形力量,而獎助學金不僅是對學業表現的肯定,更是對每位學子不放棄自我、勇於追求卓越的鼓勵,讓更多人感受到溫暖與希望。希望受獎的學子們無論未來的路途多麼艱辛,都要堅守心中的理想,勇敢面對挑戰。感謝基金會對學子們的關懷,透過此善舉期盼受獎學生長大茁壯也能幫助他人,創造社會正循環。
基金會表示,感謝各界協肋這次獎助學金頒發,始能順利完成,未來基金會也將持續關注教育發展,為更多學子點燃希望的火花,讓這份溫暖在台灣的每個角落生根發芽。2024/10/14
圖:副市長葉澤山代表尚余基金會頒發獎助學金給學生。
孤老歡聚慈善餐會 近200位弱勢長輩感受溫暖
王筱憶 / 為讓弱勢長輩感受團圓氣氛,華山基金會一年一度「愛老人中秋慈善餐會」,於大和屋崇德店登場,活動由醫師夫人組成的Fala Fala非洲鼓團揭開序幕,並由去年榮獲華山老人K歌比賽第一、二名的長者上台重溫榮耀時刻,歌聲繚繞全場,大和屋的廖素秋執行長也與站長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帶領現場近200位弱勢長輩,重溫懷舊氛圍,獻上中秋最深的祝福。
80歲的鄭阿公,未婚獨居於台中偏遠和平山區,距離最近的公車站牌需步行近兩小時,陪伴他的,只有群山與寂靜。此次受邀參與餐會活動,早早就在日曆上標記日期,期待不已,並開心地說:「終於不是因為看醫生離開和平了!」
這場餐會除了道道美味的餐點、溫馨的音樂還有多樣精彩表演,包括葳格高中儀隊的表演、D調木箱鼓,張清池老師的薩克斯風演奏、中東肚皮舞,劉又誠的魔術表演與李小龍神人團的四川變臉秀等,義演節目精彩不斷,讓長輩們宛如置身於精彩的秀場,直呼「太精采了!」今天能來真的太值得了!
華山基金會於台澎金馬設立近400處天使站,服務約3萬名弱勢長輩,為全台三失長輩(失依、失能、失智)提供免費到宅服務(訪視、護甲、陪醫等)。老人服務期待更多善心人士共襄盛舉,期盼「鄉親助鄉親」,建立社區互助自助模式,歡迎加入關懷行列,現正進行「2024常年服務暨愛老人 中秋亮起來」公益活動,即日起,邀約社會大眾支持常年服務經費每月1,250元/位,支持華山老人服務,陪伴孤老安心生活。愛心專線:(04)2473-4843江小姐。202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