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新竹市馬偕兒童醫院正式營運 蔡英文總統送祝福
李正強 / 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31日正式營運,全面展開急門診及住院服務!總統蔡英文、代理市長陳章賢、衛福部長薛瑞元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董事長蕭聰穎、馬偕總院院長劉建良等人共同見證。代理市長陳章賢表示,今天是充滿感恩的日子,從現在起,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會是市民朋友最溫暖的靠山,守護每一位孩子健康長大。
蔡英文總統表示,兩年多前來參加開工典禮,看到市府團隊擘劃的願景,變成具體的建設。當年因沒有兒童專責夜間急診,導致丸子不幸過世,市府團隊將心比心,不希望同樣憾事再次發生,政府有責任與義務,加強補足各區域的兒童緊急醫療量能,尤其是急、重、難、罕四大症的病童。
蔡英文總統說,馬偕兒童醫院一路走來不容易,最大困難就是土地取得和經費,新竹市區小、土地取得困難,找到方便又適合的地點更難,後來在中央與地方共同努力下,與國防部達成協議,透過都市計畫變更程序取得用地,市府再以BOT方式,解決醫療人才及經費不足問題,「讓這座兒童醫院,能夠在新竹市、這座兒童友善城市誕生。」
她說,衛福部自去年起積極推動「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以「在地化醫療」為目標,補助地方重點醫院、建立更完善的轉診機制。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就是區域內重點醫院之一,盼持續努力把竹竹苗地區婦幼醫療網絡,做得更好、更完善,為孩童創造更美好、更幸福的未來。
陳章賢代理市長表示,市立馬偕兒童醫院是全國首座由地方政府以BOT方式籌建,也是桃竹竹苗第一座兒童醫院,更是前市長林智堅上任後給孩子們的第一個許諾。他提出「三個感謝」,首先感謝蔡英文總統推動「0到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讓年輕人敢生,並支持兒童醫院興建,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可以說是中央、地方、民間公私協力最好的典範。
他更指出,兒童醫院從2014年林智堅市長參選政見提出,到今天開幕,歷經2,967天,在前市長林智堅及前副市長沈慧虹帶領下,感謝市府團隊上下一心,克服中間遇到的挑戰,終於兌現了給孩子的承諾。最後,他感謝馬偕醫療團隊扛起照顧竹竹苗地區孩子健康責任,這正是馬偕博士「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精神最佳體現。
「終於看到兒童醫院誕生了!」柯建銘立委表示,今天是充滿溫暖與歡喜的日子,除了三個感謝,再加一個期待和一個拜託,感謝蔡總統相挺,也感謝前市長林智堅、前副市長沈慧虹與市府團隊,2014年林智堅當選市長後,政見就是兒童醫院,「有錢找錢、有地找地,一路走來終於完成」,也要感謝馬偕團隊,成為送給新竹市民最好禮物。
「每個生命都是寶貴的」馬偕醫療財團法人董事長蕭聰穎表示,桃竹苗地區長期以來兒童醫療量能嚴重不足,在前市長林智堅邀請下,馬偕兒童醫院於103年始籌建,經過市府與馬偕醫院長期溝通協調,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今日正式啟用,期盼將持續透過公私協力,提升桃竹苗地區的兒童醫療量能,攜手保障兒童健康,讓兒童醫療工作更加美好。2022/11/01
圖說:蔡英文總統於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起用典禮致辭。
昔日囚徒再登大位 魯拉回鍋當選巴西總統
綜合報導 / 巴西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最終選舉結果出爐。巴西前總統、勞工黨候選人盧拉在大選決選擊敗現任總統波索納洛。從前總統到囚徒如今再登大位,上演一齣政治驚奇逆轉秀。
據半島電視台10月30日報導,根據巴西高等選舉法院的統計結果,盧拉獲得了50.8%的選票,而其對手、現任總統波索納洛獲得了49.2%的選票。
報導稱,這是巴西自1985年以來最兩極分化的一次選舉。目前波索納洛尚未承認敗選,他此前曾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指責投票系統存在欺詐。
盧拉出生於1945年10月,於1980年創立巴西勞工黨,並在2003至2010年連續擔任兩屆巴西總統,是該國歷史上首位工人出身的總統,魯拉2003年到2010年擔任總統期間,幫助2000萬名巴西人脫貧,復甦巴西石油業,並爭取到主辦世界盃足球賽和夏季奧運,讓巴西躍上世界舞台。
2014年,巴西司法機關啟動了一項名為「洗車行動」的大規模反腐調查。2017年,盧拉被一審判決犯有貪腐和洗錢罪。他於2018年被捕入獄,並在次年被釋放。2021年,盧拉之前的犯罪判決被巴西法院裁定為無效。
盧拉於2022年5月正式宣布搭檔聖保羅州前州長阿爾克明參加總統大選,這也是他第六次參選。從選前民調結果來看,盧拉的支持率始終領先於波索納洛。
他曾表示,如果成功當選,他將著手重建巴西經濟、加強公共財政管理、限制國家重點行業的私有化和實施稅制改革等。在國際政策方面,盧拉承諾將加強拉美國家間的合作機制、深化金磚國家合作,並努力提高巴西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2022/11/01
圖:魯拉當選新一任巴西總統。
印度吊橋斷裂500人墜河 至少已150人死亡
綜合報導 / 印度西部古茶拉底省(Gujarat)一座吊橋突然斷落,許多人掉進橋下的河裡,目前已知有至少141人喪命,也成為該國同類型災難中罹難人數最多的一起。而近20年這樣的意外大部分發生在印度。
印度當局指出,這座位於古茶拉底省莫比鎮(Morbi)墨丘河(Machchu River)的吊橋突然從中間斷裂,許多人落入河中,其中包括不少婦女和兒童。拉索橋斷裂時,橋上的人正在舉行慶祝宗教節日的儀式,在大橋上和橋周圍大約有500人。
這座230公尺長的歷史悠久吊橋是在19世紀英國統治期間建造,已有約百年曆史,是當地熱門旅遊景點,不久前經過修繕,於10月26日重新對公眾開放。事故原因可能是橋面負荷超出橋樑承載能力。不過,《今日印度》報導稱,該橋的開放未經官方許可。印度總統穆爾穆和總理莫迪先後對遇難者表示哀悼。指示古茶拉底省的部會首長緊急動員團隊進行救難工作。當地政府已宣布向每名死者家屬提供40萬盧比(約新台幣15萬元)的撫恤金,並向事故中受傷的民眾提供5萬盧比(約新台幣1.9萬元)的撫恤金。2022/11/01
圖:印度吊橋坍塌超過500人落水逾150人死亡。
法務部調查局與中鋼公司簽署資通安全聯防與營業秘密保護合作備忘
劉大川 / 法務部調查局與中鋼公司於28日假中鋼集團總部大樓國際會議廳簽署「資通安全聯防、營業秘密保護與情資分享合作備忘錄(MOU)」,簽署儀式由中鋼公司翁朝棟董事長主持,由調查局王俊力局長代表調查局與中鋼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資安長吳富梅主任秘書、資通安全處余尚賢處長、經濟犯罪防制處高聰明處長、高雄市調查處謝宜璋處長,以及中鋼公司相關單位主管、各關係企業首長暨同仁共同觀禮,場面隆重。
王局長首先表達調查局與中鋼公司簽署「資通安全聯防及營業秘密保護合作備忘錄」,係建構我國資安聯防生態系、營業秘密保護與情資分享機制,以及提升私部門防護能力之重要里程碑,亦是落實蔡總統於「國家資通安全戰略報告」所提「資安即國安」政策方向,建立安全可信賴智慧國家之目標。
中鋼集團設有鋼鐵事業群、工程事業群、工業材料事業群、物流投資事業群、綠能事業群,並有中鋼、中鴻、中鋼構、中宇環保、中碳、中聯資源等多家上市櫃及公開發行公司,係我國最大的鋼鐵企業,亦係我國「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中的關鍵角色。在國防及戰略產業方面,潛艦國造專用高強度鋼板(HSLA-80)係仰賴中鋼技術支援開發供應;在綠能及再生能源產業方面,國內陸域風機塔架85%以上由中鋼公司生產鋼材製作,中鋼轉投資之興達海基公司更投入離岸風電產業供應管架式水下基礎;在民生及戰備產業中,中鋼公司提供鋼鐵、製鋁等重要工業物資,與國內產業的升級轉型密不可分,蔡總統視察中鋼公司時,更期盼該公司扮演領頭羊角色,引導產業未來走向和發展。
依調查局近年偵辦多起來自境外電腦犯罪及網路駭侵案件之經驗,發現近期駭客攻擊目標,有鎖定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及核心戰略產業之趨勢,而且背後是有組織的駭客集團,在駭侵事件發後,有賴相關單位及時通報並提供完整資料,俾盡速透過國際合作調查追緝駭客集團幕後組織。中鋼企業集團具備研發次世代鋼材、綠色製程,以及先進用鋼技術,牽渉國內鋼鐵產業之整體競爭力,已是駭客及竊密挖角組織鎖定攻擊之高價值目標。為使我國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能針對相關風險採取有效因應對策,未來調查局與中鋼公司將依本合作備忘錄精神,建立資安共同聯防及營業秘密保護機制,包括分享情資、推動資安演練及暢通雙邊通報應變管道等,俾從源頭阻斷駭客攻擊及竊密挖角,並在事件發生時提供專業支援,期能達到有效防堵、早期預警、緊急應變、持續維運之目標。
王局長同時強調,調查局是國家的調查局、人民的調查局,近年來調查局以積極的態度主動與企業合作,透由偵辦案例經驗分享,以關心的立場給予企業在公司治理面的協助,並提供有效的預防策略,與中鋼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即是強化資安防護及營業秘密保護工作之具體展現,未來將持續推動與我國各主要關鍵基礎設施及核心戰略產業簽署合作備忘錄,積極交流、深化合作,共同對國家資通安全防護及企業營業秘密保護作出更大貢獻。2022/10/28
蔡英文接見全美臺灣同鄉會 說「我是臺灣人」是非常光榮
李正強 / 蔡英文總統二十六日接見「二0二二全美臺灣同鄉會返臺參訪團」,感謝鄉親們在海外為臺灣的外交打拚,為臺灣爭取更多的支持。她相信大家這次回來,一定會看到臺灣的改變與進步,也希望鄉親們繼續支持臺灣,給予政府鼓勵與指教,讓臺灣越來越好。
「二0二二全美臺灣同鄉會返臺參訪團」一行由全美臺灣同鄉會會長、僑務委員陳桂鈴率領,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陪同,今天至總統府晉見蔡英文總統;蔡總統致詞時表示,去年全美臺灣同鄉會成立滿五十年,她透過錄影向大家祝福與感謝,當時她告訴所有鄉親,希望疫情能早日結束,就可以與大家見面。今天很高興看到鄉親們回來臺灣,這也是同鄉會第一次組團返臺,讓她很感動,除了要歡迎大家,也要藉這個機會感謝大家。
蔡總統指出,全美臺灣同鄉會的鄉親們在海外為事業打拚,也為臺灣的外交打拚。大家都很努力、很用心,要為臺灣爭取更多的支持,令人感佩。
蔡總統舉例,在疫情期間,鄉親們協助美國社會防疫,也在國際上宣傳臺灣的防疫成績。此外,大家用行動支持臺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聯合國(UN)等國際組織,讓國際看到臺灣有意願、也有能力,為國際社會做出貢獻。去年的公投,因為所有鄉親的支持,在海外幫忙宣傳,公投的結果守住臺灣的路線及正確的價值。
蔡總統表示,鄉親們在海外為臺灣拚外交,政府這幾年來,也有好好照顧臺灣。她相信,這次大家回來一定有發現,臺灣的經濟穩健成長,整體的發展也越來越好。此外,臺灣的防疫表現,得到國際上的肯定。從這個月十三日開始國門已經開放,未來如果想要回來臺灣,就更加方便,也希望大家要常常回來。
蔡總統認為,現在臺灣的經濟表現在穩定中成長,也有很多產業在全世界占有關鍵地位。這幾年來,在社會照顧、社會安全網方面,政府也做了很多,也希望未來做得更好,讓人民感受到政府的照顧。
蔡總統提到,國際上有許多好朋友都非常支持臺灣,臺灣也展現出保護國家及守護價值的決心。現在出去說「我是臺灣人」,是非常光榮的。她也感謝所有鄉親對臺灣的支持。
蔡總統表示,這次僑委會非常用心安排鄉親們的行程,相信大家一定會看到臺灣的改變與進步。如果政府有做不夠、做不好的地方,也請鄉親們給予政府鼓勵與指教,希望大家繼續支持臺灣。並祝福大家旅途圓滿,也請代向美國的鄉親們問好。2022/10/27
金門大橋歷經十二年完工 十月三十日開放通車
陳翠華 / 國內眾所矚目橫跨大小金門的「金門大橋」工程終於在十月三十日要正式通車了!交通部指出,金門大橋經通車前的勘驗,相關行車安全與順暢所需項目,經高速公路局會後檢討可於本月二十八日改善完成,且經交通部長王國材邀集高公局及相關單位召開會議檢討確認後,決定金門大橋十月三十日開放通車。
負責興建的交通部高速公路局說明指出,金門大橋工程於十月二十四日辦理通車勘驗,就路面排水、交通工程、交通控制系統及機電照明等與通車相關項目進行現場勘驗,經高速公路局與廠商及監造單位檢討,評估影響通車部分之事項可於十月二十八日改善完成。高公局並已於十月二十五日將勘驗及檢討結果通知金門縣政府,可於改善完成後開放通車。
另交通部長王國材關心金門大橋工程及通車準備情形,特於二十五日下午邀集高公局及相關單位進行視訊會議,聽取高公局簡報說明金門大橋通車前勘驗結果及通車範圍設施完整性,在高公局說明可於十月二十八日完成後,王國材長指示,為讓關心金門大橋的鄉親及民眾儘早享受國家建設的成果及效益,決定金門大橋十月三十日開放通車,並即時通知金門縣政府。另外,為釐清契約責任分界,及避免衍生不必要的履約爭議,王國材部長指示應基於履約管理公平性,請高公局依據契約及採購法相關規定,就先行通車使用範圍同步辦理部分驗收作業。2022/10/27
國台辦回應加速武統論:3種人提出 動機目的各不同
綜合報導 / 針對北京可能提前對台動武的論述近來大增,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26日在例行記者會回應,陸方注意到最近鼓吹「兩岸開戰」的言論甚囂塵上,提出「兩岸開戰」言論者可分「反台獨人士」、「綠營政客」及「美方一些人」,他們各自有著不同的動機和目的。
馬曉光表示,台灣那些反對台獨、認同「九二共識」、主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人士,是有感於民進黨當局倒行逆施造成的台海危機,呼籲民進黨當局改弦更張,回到「九二共識」、協商對話和兩岸和平發展的正路上來,表達了他們對台獨引發戰爭的深切憂慮。
馬曉光稱,民進黨及那些「綠營政客」他們則利用戰爭話題,貼靠和配合外部勢力「渲染大陸威脅」,是為繼續「反中抗中」尋找借口,是為繼續「勾連外部勢力謀獨挑釁、甚至以武謀獨尋找藉口」,是為能夠「繼續依附外部勢力裹挾欺騙台灣民眾,延續自己的政治生命,為一黨之私服務」。大家要「高度警惕,認真辨析」。
馬曉光聲稱,對於「美方一些人」,他想強調的是「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不容外部勢力干涉」。陸方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把「不支持台獨」的政治承諾落到實處,「不要再向台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
馬曉光說,「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台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兄弟,沒有人比我們更願意,也更真心實意地看到兩岸和平統一」。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當前台海局勢緊張動盪,未來何去何從只在民進黨當局一念之間。2022/10/27
圖: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
抗議世界民主運動大會 藍天盟率眾強力抗議假民主真獨裁
楊曉詩 / 第十一屆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在台北市舉行時,藍天行動聯盟號召近百名群眾,到會場外抗議假民主真獨裁,引發各界關注。
藍天行動聯盟主席武之璋等人指出,所謂第十一屆世界民主運動大會,全是配合民進黨「九合一選舉」而設計的,與關懷全球民主運動大相逕庭。
抗議現場陳列標語,指出美國民主基金會不是單純的非政府組織,民進黨政府施政,也嚴重違反聯合國憲章。
武之璋認為,這場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原本就是民進黨為十一月二十六日投票的「九合一選舉」而辦的,並迎合美國「抗中」而設計,意圖再藉賣「芒果乾」來騙取選票。第十一屆世界民主運動大會,一連舉辦三天,有三十多國的三百名政要及專家參加,蔡英文總統首日也到場致詞。20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