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萬安:拆公館圓環填平地下道 可免2年交通黑暗期
李正強 / 臺北市長蔣萬安赴市議會接受市政總質詢。針對議員關心中央刪減地方一般性補助款一事,蔣萬安答詢時指出,臺北市被削減27%,衝擊教育、社福與弱勢族群,他痛批中央未與地方協調,卻要地方「自行設法補洞」,強調身為市長會提起訴願、展開行政救濟,為市民爭取應得的經費。
議員也談及臺北與上海的城市交流規劃,蔣萬安表示,兩岸越困難越需要溝通交流。臺北上海「雙城論壇」已舉辦十五年,始終聚焦市政議題,每年都有具體成果,目前也依照慣例保持聯繫,尚在協調時間與安排。
針對私立幼兒園教育補助,蔣萬安說明,由於公立幼兒園多優先收五歲以上學童,因此選擇就讀私幼的五歲以上學童無法申請扶助補助。他進一步指出,中央針對地方提高補助標準有相關限制,若自行加碼,中央補助款可能遭扣減。過去市府提升二至四歲私幼補助後,曾面臨扣減風險,後續透過報告與溝通爭取,才成功保住補助。他承諾,市府將持續整體評估,並傾聽家庭實際需求,尋求更周全的協助方式。
針對議員建議延長夜間臨時托育服務至晚間十點一事,社會局說明指出,目前晚間八點後的托育需求極少,若超時也涉及教師工時與法規限制。而蔣萬安則答詢說,將請社會局參考日本夜間保育制度,研議可行方案,並在符合法規與人力可行的前提下,進行整體評估。
有關電動滑板車上路試辦議題,交通局指出,目前中央尚未訂定安全審驗標準與國家檢驗制度,市府多次建議中央應推動全國一致性規範。蔣萬安表示,若要試辦,須選擇寬敞且封閉的場域較為安全,市府會盤點北市適合據點。
對於紅線劃設與校園接送區改善問題,蔣萬安強調,將依相關交通規定,以確保路口安全為優先,必要時實地會勘、依法取締與開罰;校園停等區也將借鏡國外作法,進一步研議改善方案。
至於地方關切的公館圓環拆除工程,蔣萬安回應,市府已在五月二十九日召開大型地方說明會,並事前與里長進行溝通。因公館圓環及周邊(A1、A2)已連續七年為北市交通事故熱點首位,市府整體評估後認為應填平車行地下道、增設地面車道,避免車輛繞行圓環。他坦言,無論採何種工程方案,工期均需一年半至二年,恐帶來長時間交通混亂,因此採用填平方式可有效縮短工期、降低衝擊。他也表示,將請顧問公司模擬車流數據,持續與地方溝通說明。
針對議員關心輝達進駐北士科的用地進度,蔣萬安表示,一定會全力促成輝達順利落腳臺北,市府將主動與輝達聯繫,了解實際需求,並在行政上提供各方協助。目前T17、T18地上權是由新光人壽得標,市府會依合約規定積極協助,促成輝達海外總部進駐。
有關議員問及士林區洲美里9、10鄰的交通問題,蔣萬安表示,他了解大家的關心,因該區為農業區,目前中央正審議國土計畫,北市將持續彙整各界意見,進行整體規劃。議員詢問是否可增設天母運動公園周邊停車位,蔣萬安允諾會請停管處進行可行性評估。
關於人行道被雜物占用及電線桿(箱)造成的安全疑慮,蔣萬安表示,確實在人行道狹窄的區域若設有電線桿或電箱,將使行人通行不便,目前已請交通局研擬路型改善方案,至於雜物部分,將依規定請堆放人限期改善或移除,並進一步盤點應優先由台電移除的設施,納入規劃。
對於議員轉述民眾陳情關於本市道路用地徵收問題,蔣萬安表示,是否違法由司法判定,市府也會檢視行政流程是否有改善空間,並進一步了解與溝通個案問題。
有議員建議針對北市零至六歲每日及每年醫療補助設置排富條款,並將預算轉用於增加中低收入戶補貼,蔣萬安表示,將請相關局處研議可行性。
最後,關於議員詢問社宅冷氣設置問題,蔣萬安認為這是好的方向,未來新建社宅將評估加裝冷氣的可行性,財務規劃部分也可考慮先行支付部分費用,後續以10年分期付款方式進行。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