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恐「軟性封城」柯文哲:比照三級禁內用 遠距上班
孟憲玉 / 有關外界關心臺北市目前的疫情現況,柯文哲赴市議報告完追加(減)預算案後,他在進行說明時指出,對於之前提到的確診數預估,是基於每天的新增確診數來預測未來幾天的可能確診數;但柯文哲強調,是在不進行任何動作的情況下,才可能會達到這樣的結果,他相信國衛院也會有類似的科學數據,因此需思考是否進行其他措施,而根據每天增加案例來推算R值,最近的數字而言,R值大於一,甚至趨近於二,所以在短期內北市的確診數很可能持續增加。
柯文哲談到,在戰略上應該思考的是每天允許新增多少案例,這是可以透過公衛手段壓制的,這也決定了要用那些手段作為戰術,例如疫調、匡列等措施,他相信只要命令明確,北市府的公務人員有一定的水準,會使命必達。
當確診個案數少,且以清零為目標時,柯文哲認為必須進行詳實的疫調、匡列範圍擴大,確保沒有漏網之魚,就如同去年時,北市府以確診者為中心的疫調方式,最終也成功清零,因為當a小於一,a的n次方就會趨近於零;但是,當確診案例增加到一定程度,公布足跡會造成假象安全感,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用原本的疫調及匡列的方式成本太高,他以自己解隔離第一天為例,居家隔離人數來到一點九萬人,並且持續上升,因此決定不求清零,讓R值接近一,但是當確診者達到二千人時,做疫調已不切實際,。
柯文哲坦言,當確診人數達到五千人,針對確診者的處置與行政流程繁雜,連安置都可能出現問題,因此,北市推出簡訊系統,讓確診者自行填寫身體狀況。
為了避免造成確診病患擠在醫院門口的情形,柯文哲表示,會觀察每天的疫情狀況來判斷應該是否要增加專責病房的數量,並說明這也是他思考「軟封城」的原因,當每天達到一定確診數,又因此產生過多中重症的確診者,超過醫院負荷量時,就需要降低活動,防止疫情擴散,控制疫情的發展,柯文哲強調,如果醫療體系能夠忍受,會盡量不干擾社會運作,但是當作為最後一道防線以不堪負荷時,就需要提高防疫等級。
在備詢時,議員質疑市長二十六日提出確診到一定的程度就會考慮「軟性封城」,所謂「軟性封城」的內容是什麼?到什麼程度會考慮軟性封城?會封到什麼程度?為何母親節的活動依舊照辦?有謠傳北市有規劃方艙醫院是否為事實?
對此,柯文哲回覆,當醫療量能不足的時候,還是要控制疫情的擴散,軟性封城具體實施做法,會跟去年六月防疫實施辦法類似,當醫療量能超過負荷時,將會比照去年6月三級警戒作法,停止餐廳內用和停課,鼓勵遠距上班等,目前北市的一千三百張病床中還剩七百張空床,北市府會隨時監看醫療量能狀況,隨時因應調整。202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