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高雄家扶中心選出今年自強兒童少年楷模將公開表揚
陳文玲 / 北高雄家扶中心自所扶助的弱勢家庭子女中,選出10名在逆境中仍努力向上的自強兒少楷模代表,將在今年歲末寒冬暖流慈幼園遊會中溫馨表揚,鼓勵他們不畏逆境、積極迎向生命的陽光,也對他們努力不懈、爭取翻轉人生的可能給予肯定。
北高雄家扶中心將於12月8日,在旗山區鼓山國小舉辦的歲末寒冬暖流慈幼園遊會中表揚的10名自強兒少楷模,分別是大樹區林宛蓁、湖內區潘幸甄、燕巢區力明祥、杉林區溫乃嘉、永安區蘇亦菁、桃源區謝若涵、茂林區簡慕妮、鳳山區張馨云、內門區謝馨眉、岡山區金芯妤。
北高雄家扶中心主任吳瑞華指出,這次接受表揚的10名自強兒少楷模,只是該中心扶助近4300名兒童少年的縮影和代表,期盼社會各界能持續關注,共同扶持,讓他們即使面對逆境,仍能感受到社會溫暖。
林宛蓁因早產,患有重度聽障,卻從不因此退縮,努力學手語,搭起與外界互動的橋樑,同時熱心公益及幫助他人,抱持勇於接受及積極樂觀的態度生活。
潘幸甄是越南新住民第二代,姐妹3人都是學校舉重校隊選手,身材瘦小的她,以勤練來克服身形不足,去年參加世界青少年錦標賽,勇奪三面金牌,因為堅持努力不放棄的毅力,獲得今年總統教育獎肯定。
國小5年級的力明祥,哥哥因嬰兒腦性麻痺,重度多重障礙合併癲癇及粒線體缺陷,每當爸媽為哥哥餵食、更換尿布等,他都主動在旁協助,小小年紀不怨環境艱困,積極向前,並勇於承擔與自律。
高二的溫乃嘉父親多年前病逝,母親近年來也精神狀況不佳,幸有住在附近的伯父母協助照顧3姐弟,3姐弟也都孝順懂事,尤其身為大姐的她,經常到伯母的家庭理髮店幫忙,表達對伯母的感謝,做弟妹榜樣,帶領弟妹繼續成長。
高一的蘇亦菁,母親早逝,哥哥不知去向,父親又因案入獄,幼年時由伯父母代為照顧,近年因伯父無力持續照顧,獨自在外生活,仍不怨艱困環境、積極向前、勇於面對、承擔並自律。
謝若涵是原住民,母親早逝,父親獨力養育她和2個哥哥,還要祖父遺留的原住民房屋貸款,壓力更加沉重。原本是學校排球隊的她,考量家中經濟負擔,國二時轉學回到部落學校,參加柔道校隊。她在努力練習下,去年參與中正盃柔道比賽榮獲第九級金牌,被媒體譽為「首戰就封后」。
國小五年級的簡慕妮父母離異,她自小二起就協助母親照顧弟妹,帶領弟妹做家務,不讓媽媽操心,且課業成績優異,參加各項族語比賽獲獎不斷,成為媽媽的驕傲。
張馨云出自越南新住民單親家庭,自幼被診斷出罹患先天性嚴重脊椎側彎,除了面對學業壓力,還要忍受病痛與長期的復健過程,控制脊椎不再惡化,展現出超齡的成熟與堅強。她選擇就讀護理系,希望未來用專業幫助更多人。
謝馨眉繼父因案入獄,由母親洗野蓮及賣蛤蜊撐起家計,懂事的她展現無比韌性和責任感,國小時便經常到蛤蜊攤幫忙,主動分擔家務及照顧同母異父的妹妹。為了就讀夢想的表演科,每天辛勤通學,為籌措額外的學習費,每天放學後到夜市火鍋攤打工,深夜才收工回家,展現令人敬佩的毅力與勇氣。
金芯妤父親早年過世,芯妤和姐姐自幼熱愛運動,小學時就投入田徑運動,雖然訓練艱苦,卻從不怠惰,國小時就在高雄市運動會和全國小學田徑賽中獲得多項獎項,國中後更常訓練到夜晚,卻從不叫苦,將代表高雄參加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希望未來成為職業田徑選手及田徑老師。2024/12/02
圖:謝若涵在今年中正盃柔道比賽榮獲金牌。